我们之前提出利好因素在积累,大盘回调是为了积蓄力量,现在利好因素进入了释放周期,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跨年度行情。
中美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,美贸易法院正式宣布重新将双面太阳能组件排除在第201条关税之外,并下调201关税利率,美财长耶伦再次呼吁提升美政府债务上限,央行推出碳减排工具,国常会决定“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”,多因素共振,积极因素释放,上周大盘走出先抑后扬走势。最终,上周大盘以上涨0.60%收盘,创业板下跌0.33%,两市总成交量较前一周增加约3.63%,这表明随着利好因素积累,随着大盘回落底部,场外资金逐步回流,场内资金活跃度提升,市场“围城”效应恢复,市场情绪较为稳定,市场信心有所回升。
量能有所回升,个股活跃度提升,分化逐步减小,市场热点虽转换依旧较快,但市场赚钱效应回升,题材性结构行情较多,“追高易套,杀跌易损”的现象逐步淡化,资金开始逐步流入。上周五,有70家个股涨停,其中有9家个股为20%涨停板,有92家个股涨幅在10%涨停板之上,有27家个股跌幅在10%跌停板之上,1家个股跌停,涨幅超过5%个股有309家,跌幅超过5%的个股26家。
从技术上看,上周大盘高开低走,再大幅走高,“V”型走势并收复失地,以上涨报收,并呈价涨量增态势(沪市价涨量缩,深市价涨量增)。5周线周线周线周线反压,价涨量增的量价关系,加之周线SKD指标金叉,短线大盘还有上涨要求,但周K线组合的“吊颈线”,大盘盘中波动有望加大。
日线技术指标显示,上周五大盘低开高走,一路震荡盘升,以最高点收盘,并呈价涨量缩态势(沪市价涨量增,深市价涨量缩)。大盘收复5日、10日、20日、30日、90日及半年线,K线组合为“一阳吞五日”,强势特征明显,日线MACD指标多头强化,日线SKD指标重新多头强化,短线日线压力,能否挑战并站稳其上,量能能否重新释放是关键。
分时图技术指标显示,短线分钟MACD指标将顶背离,30分钟及60分钟,K线分钟MACD指标顶背离,短线盘中有反复,甚至盘中震荡较大,但30分钟及60分钟MACD指标多头强化,大盘盘中回落空间有限,震荡盘升走势不变。
上证50价涨量增,5日线日线及年线收复,上周四留下的缺口回补,价涨量增的量价关系,加之60分钟MACD指标金叉,短线分钟K线组合为小“吊颈线”,盘中将有反复。
创业板价涨量缩,5日线日线收复,但价涨量缩的量价背离态势,加之5日线日线形成死叉,日线MACD指标死叉,周线的“吊颈线”,回调压力仍存,周线MACD指标金叉,回调空间有限。
综合技术分析,我们认为,短线大盘还有反弹要求,挑战60日线压力,盘中走势还会震荡反复,能否挑战并站上60日线,量能能否有效释放,量能能否重新释放是关键,若量能能够有效释放,大盘将站上60日线日线压力较大,大盘将冲高回落,但量能决定上行斜率及运行节奏,但不决定大盘趋势,大盘震荡盘升的趋势不变。
在新股破发压力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,国务院设立2000亿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,央行推出碳减排工具之际,在中美高层视频会晤使中美关系取得进展,美国际贸易法院正式宣布重新将双面太阳能组件排除在第201条关税之外,恢复双面太阳能组件关税豁免权,并下调201关税利率,利好因素积累并开始释放之时,外在扰动因素再起。上周二,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再度发出警告称,预计财政部非常规措施将于12月15日用尽,呼吁美国会尽快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,以免耗尽所有现金。
美国政府关门危机重新逼近,若不提高美政府债务上限或暂停债务上限,则政府再度面临关门风险。提高美政府债务上限,避免美政府关门,这是美政府年内第二次发出呼吁,第一次是今年9月中旬,当时美财长耶伦就呼吁提高政府上限,若10月份之内不能提高美政府上限,不但美政府关门,甚至面临债务违约风险,耶伦呼吁遭到美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等人的拒绝,最后经过反复磋商协调,美参院表决通过暂时提高政府债务上限法案,避免了美政府债务违约发生。
然而,距离美参院通过提高政府债务上限法案仅一个多月,耶伦再度呼吁进一步提高美政府债务上限,还是超出市场预期的,受此影响,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重返1.6%之上,并绕1.6%反复震荡运行,美元指数持续大幅上涨,盘中跨越96关口。美政府债务违约风波再起,再一次扰动着全球金融市场,美股及全球股市走弱,如果美政府接二连三地提出提高债务上限,日积月累就会引发美政府债务违约危机爆发,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。
上周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件值得关注,那就是美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17日要求联邦监管部门调查石油天然气公司是否进行了“非法操作”,从居高不下的汽油价格中获利,与此同时,美要求他国释放石油储备,以抑制原油价格高居不下,减轻美输入性通胀压力。受此消息影响,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,盘中一度跌破80美元/桶重要关口,形成破位运行态势,导致原油价格走出趋势性回落走势。
我们一直强调,当前与未来一段时期内,美国面临着二个根本性问题,每一个都对美经济及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,一个就是美潜在的债务危机,就如一头“灰犀牛”,随时都会冲出来,将全球金融市场撞得人仰马翻,另一个就是美通胀压力巨大,美10月CPI高达6.2%,同比创出31年来新高,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推动美10月CPI上涨的主要原因。美债违约及美通胀高企是美正在面对的“二大敌人”,不但制约美经济复苏,更是引爆美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的“导火索”,如果不能有效管控,一旦爆发将对全球金融与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。
美国所面临的债务违约及输入通胀二个根本性问题,美债务违约危机需中国相助来化解,美通胀恰与中国经济的通缩压力问题形成差异化互补,需两国在经贸领域深度合作来化解,经贸及金融领域的“合则两利”会成为两国共识,这就是我们今年下半年以来坚持中美会就彼此降低关税达成协议。目前,美法院已对光伏恢复关税豁免权并下调201关税利率做出裁决,年底前中美全面降低关税势在必行,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将得到体现,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未能有效突破1.6%,美出现债务违约风险概率也较低,美政府也会有望再度提升债务上限。
上周末,央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,在报告中提出“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,充分发挥LPR改革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,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金融机构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,增强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竞争性,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”,LPR改革有望成为四季度货币政策释放的一大“亮点”。
今年下半年以来,我们一直强调,未来一段时期内,国内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通缩,在经济结构还在调整,消费还在下滑之际,国内经济的主要目标还是“稳经济、防通缩、稳就业”,推动制造业投资是经济稳增长、促转型的关键。有效的措施就是结构性降息、促进出口及A股有望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。结构性降息相当于西药,注册制相当于中药,促进出口相当于补药,每一个阶段作用各不同,现阶段有效手段就是结构降息辅以促进出口,对稳增长见效快,接踵而至的就是在A股市场有望实施全面注册制,让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及配置功能充分发挥,既稳增长,又促转型,打通经济的“任督二脉”。
近一段时期以来,央行推出碳减排工具,国常会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,政策意图非常明显,那就是尽一切措施降低实体经济实际贷款利率,在推动制造业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,为降低名义利率做准备。我们一直强调,明年一季度贷款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明年的经济状况,为了推动制造业投资,今年底或明年初下调一年期MLF利率及一年期LPR是大概率事件,从上周末央行在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所提出“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,充分发挥LPR改革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”看,我们的判断有望得到验证。
近期,我们注意到,与利率相关的道指走势远逊于与流动性相关的纳指,预示着未来美货币政策将是“加息不缩表”,我们之前的判断有望得到验证。由于中美经济问题的差异化,决定着中美股市结构性行情也将差异化,阶段内受益于结构性“降息”的蓝筹表现有望强于成长,大盘上行空间有望大于创业板指,本周大盘有望震荡盘升,但经济基础决定中长期行情结构,中长期创业板表现将远强于大盘。
我们之前提出利好因素在积累,大盘回调是为了积蓄力量,现在利好因素进入了释放周期,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跨年度行情。操作上,关注大盘,把握节奏,买跌不追高,逢低关注金融、地产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信息技术、机电、化工及“三低”二线蓝筹股,回避“三高”股及高价可选消费股。
还是央行大幅度下调实体经济实际贷款利率,乃至央行提出的释放LPR改革潜力,对A股市场都会产生相当正面的影响,有利于提升A股市场估值空间,有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,A股估值中枢的上移,就是A股跨年度行情的动力。上周五,A股在金融、地产带领下突破了3550点,宣示着震荡盘升的跨年度行情已启动,但在美政府债务危机的不确定性外在因素扰动下,A股跨年度上涨行情也不会一帆风顺,进二退一有望成为跨年度行情大盘运行的主要方式。
近期,我们注意到,与利率相关的道指走势远逊于与流动性相关的纳指,预示着未来美货币政策将是“加息不缩表”,我们之前的判断有望得到验证。由于中美经济问题的差异化,决定着中美股市结构性行情也将差异化,阶段内受益于结构性“降息”的蓝筹表现有望强于成长,大盘上行空间有望大于创业板指,本周大盘有望震荡盘升,但经济基础决定中长期行情结构,中长期创业板表现将远强于大盘。
我们之前提出利好因素在积累,大盘回调是为了积蓄力量,现在利好因素进入了释放周期,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跨年度行情。操作上,关注大盘,把握节奏,买跌不追高,逢低关注金融、地产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信息技术、机电、化工及“三低”二线蓝筹股,回避回避“三高”股及高价可选消费股。